_黑色素瘤3.png

撰文: 胡惠福醫生 (皮膚科專科醫生)

幾乎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會有黑痣,它是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的黑色素細胞增生導致的,如果黑痣出現異常特徵,便有機會轉化為黑色素瘤。黑色素瘤是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,也是最危險的皮膚癌,轉移的概率很高,死亡風險較高,皮膚科醫生表示:及早治療和預防黑色素瘤極為重要。

 

黑色素瘤初期有什麼症狀?

很多人不會去注意身上出現的黑痣,而出現不尋常黑痣是黑色素瘤早期的症狀,皮膚專科醫生表示,黑痣的數量增加和發生黑色素瘤的風險有關,即是身上的黑痣越多,出現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便較高。

如果黑痣的形態發生變化,邊緣不規則,不對稱,顏色深淺不一,直徑超過0.6cm,而且在短期變大,有明顯的癢、痛、流血、潰爛等現象時,就便有可能是黑色素瘤的症狀,需要盡早尋求皮膚專科醫生診治。

皮膚科醫生_黑色素瘤

 

哪些人比較容易黑色素瘤?黑色素瘤的高危素?

黑色素瘤的成因相信是DNA出現複製錯誤,導致細胞的增殖分化出現異常,繼而發展為惡性腫瘤。

 

近年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正在上升。皮膚科醫生表示,各個年齡層都有機會發病,不過主要集中在50至60歲。皮膚較白,身上有較多黑痣,而且經常曝曬的人較易發病,另外也有遺傳傾向,有黑色素瘤的家族史人士會較易發病。

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在皮膚癌的所佔比重不高,但卻是皮膚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,所以市民需提高警覺。

皮膚科醫生_黑色素瘤

皮膚科醫生_黑色素瘤

 

如何預防黑色素瘤?

早期的黑色素瘤是可以根治的,所以及早發現很重要。一般而言,可以根據ABCDE法則去判斷是否可能患上黑色素瘤:

 

  • A(Asymmetry不對稱):黑痣呈現不規則形狀,沒有明顯的對稱結構;
  • B(Border邊緣):黑痣的邊緣不規則,呈鋸齒狀,沒有特別明顯的邊界;
  • C(Color 顏色):黑痣的顏色深淺不一,不均勻;
  • D(Diameter 直徑):黑痣直徑超過0.6cm,而且隨時間變大;
  • E(Evolving 改變):黑痣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大,凸起,顏色發生改變,有明顯的癢、痛,而且出現出血、破損的症狀。

 

如果有以上的症狀出現,最好盡快找皮膚科醫生診治。

皮膚科醫生_黑色素瘤

 

 

皮膚科醫生推薦建議,平日應做好防曬措施,尤其是膚色較淺人士。避免長時間的日光曝曬,外出時最好塗上防曬霜,使用太陽傘,以預防患上黑色素瘤。

 

 

撰文:胡惠福醫生 Dr. Wu Wai Fuk

皮膚科專科醫生 SPECIALIST IN DERMATOLOGY

 

此資訊只作參考用途,並非對個別個案提供診斷及治療。若有任何皮膚問題,請諮詢您的皮膚科專科醫生。

 


mole_removal2-1200x795.png

撰文: 胡惠福醫生 (皮膚科專科醫生)

 

墨痣是皮膚科醫生常見的皮膚問題。墨痣可以生長在身體任何部位,有些是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形成,有些則是在後天才會出現,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,出現墨痣的概率也越大。墨痣出現在臉上有機會影響外觀,越來越多人向皮膚科醫生詢問脫墨詳情。

 

墨痣是怎麼形成的?

墨痣是皮膚表面出現色素凝聚,黑色素在皮膚局部增加引起的,如果黑色素在真皮層沉積凝聚,墨痣的顏色就與其所處的位置有有關,就被稱為真皮層痣,顏色會較淺,如果是在真皮層與表皮層之間,則被稱為交界痣,顏色會較深。

皮膚科醫生推薦脫墨治療

墨痣會癌變?

大部分的墨痣都是良性墨痣,除非因外觀問題,否則脫墨不是必需。如果墨痣出現異常,便要小心會否病變成黑色素瘤,應盡快找皮膚科醫生檢查。

 

市民平日可以通過一些墨痣症狀,以判斷墨痣是否已經病變,例如:左右兩邊不對稱、沒有明顯的邊界、顏色深淺不一、直徑超過6毫米,在短時間內大小顏色發生改變。如果有這些症狀,一定要盡快去尋找皮膚科專科醫生檢查,以及早發現黑色素瘤。

皮膚科醫生推薦脫墨治療

 

皮膚科脫墨有那些方法?

最常用的脫墨方法有兩種,包括激光脫墨或手術切除。皮膚科醫生推薦脫墨之前,皮膚科醫生會先確定墨痣是否為良性,若墨痣出現異常,便要避免用激光脫墨,以免拖延診斷治療,皮膚科醫生會為病人做皮膚切片,以對皮膚細胞組織檢測,去排除黑色素瘤。

皮膚科醫生推薦脫墨治療

 

手術切除的脫墨方法是直接切除墨痣,然後縫合傷口,好處是可以一次性解決,而且手術切除一般都會切除得比較乾淨,復發率會較小,但是留疤的概率會比較大。

 

激光脫墨常會用到二氧化碳激光,完成之後會有小傷口結痂,會在一到兩週後脫落,好處是傷口較表面,留疤風險較低,也適合較小的墨痣,不過可能需要多次治療,而且有一定概率會復發。

皮膚科醫生推薦脫墨治療

 

 

激光脫墨之後需要注意什麼?

激光脫墨之後會留下傷口,個人需要時刻注意傷口的清潔,保持傷口乾爽,避免出現傷口感染,在結痂之後等待自然脫落,也要避免暴曬,如果傷口較大,皮膚科醫生會推薦使用抗生素防止傷口感染。

皮膚科醫生推薦,在日常生活中,也要經常保養皮膚,避免暴曬,出門時多使用太陽傘,塗抹防曬霜等,若是易流汗的體質,在出門是要隨身攜帶紙巾或手帕;在洗澡的時候水溫不要太高,避免皮膚燙傷。若發現皮膚異常,應盡快尋找皮膚科醫生就醫。

 

 

撰文:胡惠福醫生 Dr. Wu Wai Fuk

皮膚科專科醫生 SPECIALIST IN DERMATOLOGY

 

此資訊只作參考用途,並非對個別個案提供診斷及治療。若有任何皮膚問題,請諮詢您的皮膚科專科醫生。


© Precise Dermatology & Laser Centre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