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背部、胸口出現輕微脫屑的淡白色或淡啡色像地圖斑塊時,其中一個可能性便是“汗斑”,是一種由皮屑芽孢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疾病。雖然汗斑通常不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,但它可能會對外觀造成影響!汗斑是否會自己好?應如何有效治療和預防呢?本文將分享汗斑治療方法、預防方法。
當背部、胸口出現輕微脫屑的淡白色或淡啡色像地圖斑塊時,其中一個可能性便是“汗斑”,是一種由皮屑芽孢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疾病。雖然汗斑通常不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,但它可能會對外觀造成影響!汗斑是否會自己好?應如何有效治療和預防呢?本文將分享汗斑治療方法、預防方法。
甲癬(灰甲),一種常被忽視的真菌感染,甲癬初期症狀雖然輕微,但隨著病情惡化,指甲可能出現變色、增厚、脆裂,甚至傳染至身體其他部位。許多人由於對甲癬的認識不足,錯過了最佳治療甲癬時機,最終導致病情加重。事實上,甲癬難以自行痊癒,而且具有傳染性,因此及早發現並選擇適合的甲癬治療方法,才能有效控制病情,恢復指甲健康。
推薦閱讀:灰甲治療方法詳解
帶狀疱疹,又稱為生蛇,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,通常發生在人體免疫力下降時。許多人對早期輕度生蛇症狀並不熟悉,往往會誤認為是其他皮膚病而不予理會。雖然帶狀疱疹本身不會直接危及生命,但若病情得不到控制,可能會對患者生活品質造成長期影響。早期輕度生蛇常見症狀是什麼?這種病會傳染給他人嗎?
異位性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,可以影響嬰幼兒、青少年及成年人士。異位性濕疹的病因相信與遺傳因素、免疫系統失調及環境因素有關。本文將探討異位性濕疹的症狀及治療方法。
推薦閱讀:8大濕疹種類及成因分析
生蛇是什麼?生蛇到底會不會傳染?其實生蛇只是一種俗稱,它是指一種皮膚問題,醫學正名稱為「帶狀疱疹」。它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。我們將深入了解生蛇是否具有傳染性、相關的症狀和治療方法。
皮脂腺增生(Sebaceous Hyperplasia)是一種良性皮膚病變,其特徵是皮脂腺的腫大或過度增生。皮脂腺是皮膚的重要腺體,負責分泌皮脂,以保護皮膚和頭髮的健康。當皮脂腺受到刺激或發生異常變化時,就會出現增生的情況,引發皮膚外觀問題。本文將探討皮脂腺增生的原因,並介紹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粟粒疹就是粟粒腫,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!它們看起來就像是小小的白色米粒,不痛也不癢。通常它們藏在臉部肌膚裡,有時候會在額頭、臉頰和鼻子出現。成因是由於角質積聚在肌膚表層下形成的,尤其發生在嬰兒身上,因為他們的肌膚代謝功能尚未完全成熟。如果成人出現粟粒疹,則可能是由於肌膚毛孔受損或者陽光損傷等因素導致的。不過,大多數粟粒疹都會自行消退。
撰文: 胡惠福醫生 (皮膚科專科醫生)
您是否有注意到身上的墨痣正在逐漸擴大?這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,暗示著黑色素瘤的風險正在增加。接下來,我們將討論墨痣擴大的原因,並學習如何辨認黑色素瘤症狀!
幾乎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會有黑痣,它是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的黑色素細胞增生導致的,如果黑痣出現異常特徵,便有機會轉化為黑色素瘤。黑色素瘤是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,也是最危險的皮膚癌,轉移的概率很高,死亡風險較高,皮膚科醫生表示:及早治療和預防黑色素瘤極為重要。
很多人不會去注意身上出現的黑痣,而出現不尋常黑痣是黑色素瘤早期症狀,皮膚專科醫生表示,黑痣的數量增加和發生黑色素瘤的風險有關,即是身上的黑痣越多,出現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便較高。
如果黑痣的形態發生變化,邊緣不規則,不對稱,顏色深淺不一,直徑超過0.6cm,而且在短期變大,有明顯的癢、痛、流血、潰爛等現象時,就便有可能是黑色素瘤症狀。
閱讀更多:癦痣成因是什麼?
黑色素瘤成因相信是DNA出現複製錯誤,導致細胞的增殖分化出現異常,繼而發展為惡性腫瘤。
近年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正在上升。皮膚科醫生表示,各個年齡層都有機會發病,不過主要集中在50至60歲。皮膚較白,身上有較多黑痣,而且經常曝曬的人較易發病,另外也有遺傳傾向,有黑色素瘤的家族史人士會較易發病。
黑色素瘤發病率在皮膚癌的所佔比重不高,但卻是皮膚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,所以市民需提高警覺。
早期黑色素瘤是可以根治的,所以及早發現很重要。一般而言,可以根據ABCDE法則去判斷是否可能患上黑色素瘤:
如果有以上的症狀出現,最好盡快診治。
延伸閱讀:皮膚科醫生詳解如何脫墨!
皮膚科醫生建議推薦,平日應做好防曬措施,尤其是膚色較淺人士。避免長時間的日光曝曬,外出時最好塗上防曬霜,使用太陽傘,是預防黑色素瘤發生的有效方法之一。
更多皮膚問題及改善方法:扁平疣|足底疣|尋常疣|生殖器疣|足癬|銀屑病|生蛇|皮脂腺增生|汗管瘤|粟粒疹
Q1:懷疑患上黑色素瘤怎麼辦?
當你注意到身體上的痣出現以下情況時,應特別注意:不對稱、邊緣不規則、形狀不規則、顏色改變或不均勻、直徑超過 0.6 公分、出現潰瘍或容易出血。一旦發現這些情況,盡早找皮膚科醫生進行評估和檢查。
Q2:哪些人容易得黑色素瘤?
黑色素瘤的發病年齡範圍廣泛,但主要集中在50至60歲之間。皮膚較白且有較多黑痣,以及經常暴露在陽光下的人,更容易罹患黑色素瘤。此外,遺傳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,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。
尖沙咀皮膚科醫生撰文:胡惠福醫生 Dr. Wu Wai Fuk
確研皮膚科專科醫生 PRECISE SPECIALIST IN DERMATOLOGY
此資訊只作參考用途,並非對個別個案提供診斷及治療。若有任何皮膚問題,請諮詢您的皮膚科專科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