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nea-versicolor-1200x1214.jpg

當背部、胸口出現輕微脫屑的淡白色或淡啡色像地圖斑塊時,其中一個可能性便是“汗斑”,是一種由皮屑芽孢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疾病。雖然汗斑通常不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,但它可能會對外觀造成影響!汗斑是否會自己好?應如何有效治療和預防呢?本文將分享汗斑治療方法、預防方法。


onychomycosis-1200x1214.jpg

甲癬(灰甲),一種常被忽視的真菌感染,甲癬初期症狀雖然輕微,但隨著病情惡化,指甲可能出現變色、增厚、脆裂,甚至傳染至身體其他部位。許多人由於對甲癬的認識不足,錯過了最佳治療甲癬時機,最終導致病情加重。事實上,甲癬難以自行痊癒,而且具有傳染性,因此及早發現並選擇適合的甲癬治療方法,才能有效控制病情,恢復指甲健康。

推薦閱讀:灰甲治療方法詳解


早期輕度生蛇-1200x1214.jpg

帶狀疱疹,又稱為生蛇,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,通常發生在人體免疫力下降時。許多人對早期輕度生蛇症狀並不熟悉,往往會誤認為是其他皮膚病而不予理會。雖然帶狀疱疹本身不會直接危及生命,但若病情得不到控制,可能會對患者生活品質造成長期影響。早期輕度生蛇常見症狀是什麼?這種病會傳染給他人嗎?

推薦閱讀:帶狀疱疹是否會傳染?現在就了解原因和症狀!


汗管囊瘤-1200x1214.jpg

汗管瘤,又稱汗管囊瘤,是一種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。它通常長在眼睛附近,有時候也可能出現在腹部、前胸和手臂上方。它們看起來是一些圓形的、肉色的、光滑的細小突起粒粒。有些人會搞錯把它們當成是脂肪粒(粟粒疹)、油脂粒或扁平疣。一般來說,長汗管瘤並不會讓人感到不舒服,也不會出現脫皮或者粗糙的情況,但是它們會影響外觀,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汗管瘤數目還有機會慢慢增多。

皮膚科醫生常見的皮膚疣相關病症:扁平疣 | 生殖器疣 | 足底疣 | 尋常疣


黑色素瘤-1200x1214.jpg

撰文: 胡惠福醫生 (皮膚科專科醫生)

您是否有注意到身上的墨痣正在逐漸擴大?這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,暗示著黑色素瘤的風險正在增加。接下來,我們將討論墨痣擴大的原因,並學習如何辨認黑色素瘤症狀!

什麼是黑色素瘤?

幾乎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會有黑痣,它是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的黑色素細胞增生導致的,如果黑痣出現異常特徵,便有機會轉化為黑色素瘤。黑色素瘤是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,也是最危險的皮膚癌,轉移的概率很高,死亡風險較高,皮膚科醫生表示:及早治療和預防黑色素瘤極為重要。

黑色素瘤初期有什麼症狀?

很多人不會去注意身上出現的黑痣,而出現不尋常黑痣是黑色素瘤早期症狀,皮膚專科醫生表示,黑痣的數量增加和發生黑色素瘤的風險有關,即是身上的黑痣越多,出現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便較高。

如果黑痣的形態發生變化,邊緣不規則,不對稱,顏色深淺不一,直徑超過0.6cm,而且在短期變大,有明顯的癢、痛、流血、潰爛等現象時,就便有可能是黑色素瘤的症狀。

皮膚科醫生_黑色素瘤

哪些人比較容易黑色素瘤?黑色素瘤的高危素?

黑色素瘤成因相信是DNA出現複製錯誤,導致細胞的增殖分化出現異常,繼而發展為惡性腫瘤。

近年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正在上升。皮膚科醫生表示,各個年齡層都有機會發病,不過主要集中在50至60歲。皮膚較白,身上有較多黑痣,而且經常曝曬的人較易發病,另外也有遺傳傾向,有黑色素瘤的家族史人士會較易發病。

黑色素瘤發病率在皮膚癌的所佔比重不高,但卻是皮膚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,所以市民需提高警覺。

皮膚科醫生_黑色素瘤

皮膚科醫生_黑色素瘤

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上黑色素瘤?

早期黑色素瘤是可以根治的,所以及早發現很重要。一般而言,可以根據ABCDE法則去判斷是否可能患上黑色素瘤:

  • A(Asymmetry不對稱):黑痣呈現不規則形狀,沒有明顯的對稱結構;
  • B(Border邊緣):黑痣的邊緣不規則,呈鋸齒狀,沒有特別明顯的邊界;
  • C(Color 顏色):黑痣的顏色深淺不一,不均勻;
  • D(Diameter 直徑):黑痣直徑超過0.6cm,而且隨時間變大;
  • E(Evolving 改變):黑痣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大,凸起,顏色發生改變,有明顯的癢、痛,而且出現出血、破損的症狀。

如果有以上的症狀出現,最好盡快診治。

皮膚科醫生_黑色素瘤

黑色素瘤如何預防?

皮膚科醫生建議推薦,平日應做好防曬措施,尤其是膚色較淺人士。避免長時間的日光曝曬,外出時最好塗上防曬霜,使用太陽傘,是預防黑色素瘤發生的有效方法之一。

如果你只是單純長了墨痣,想了解如何脫墨,可以查看這篇文章:皮膚科醫生詳解脫墨方法

常見問題

Q1:懷疑患上黑色素瘤怎麼辦?

當你注意到身體上的痣出現以下情況時,應特別注意:不對稱、邊緣不規則、形狀不規則、顏色改變或不均勻、直徑超過 0.6 公分、出現潰瘍或容易出血。一旦發現這些情況,盡早找皮膚科醫生進行評估和檢查。

Q2:哪些人容易得黑色素瘤?

黑色素瘤的發病年齡範圍廣泛,但主要集中在50至60歲之間。皮膚較白且有較多黑痣,以及經常暴露在陽光下的人,更容易罹患黑色素瘤。此外,遺傳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,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。

撰文:胡惠福醫生 Dr. Wu Wai Fuk

皮膚科專科醫生 SPECIALIST IN DERMATOLOGY

此資訊只作參考用途,並非對個別個案提供診斷及治療。若有任何皮膚問題,請諮詢您的皮膚科專科醫生。


皮膚科脫墨方法-1-1200x1214.jpg

撰文: 胡惠福醫生 (皮膚科專科醫生)

墨痣是皮膚科醫生常見的皮膚問題。墨痣可以生長在身體任何部位,有些是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形成,有些則是在後天才會出現,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,出現墨痣的概率也越大。墨痣出現在臉上有機會影響外觀,越來越多人向皮膚科醫生詢問脫墨詳情。

墨痣是怎麼形成的?

墨痣是皮膚表面出現色素凝聚,黑色素在皮膚局部增加引起的,如果黑色素在真皮層沉積凝聚,墨痣的顏色就與其所處的位置有有關,就被稱為真皮層痣,顏色會較淺,如果是在真皮層與表皮層之間,則被稱為交界痣,顏色會較深。

墨痣是怎麼形成的

墨痣會癌變?

大部分的墨痣都是良性墨痣,除非因外觀問題,否則脫墨不是必需。如果墨痣出現異常,便要小心會否病變成黑色素瘤,應盡快找皮膚科醫生檢查。

市民平日可以通過一些墨痣症狀,以判斷墨痣是否已經病變,例如:左右兩邊不對稱、沒有明顯的邊界、顏色深淺不一、直徑超過6毫米,在短時間內大小顏色發生改變。如果有這些症狀,一定要盡快去尋找皮膚科專科醫生檢查,以及早發現黑色素瘤。

墨痣是否會癌變

皮膚科脫墨有哪些方法?

最常用的脫墨方法有兩種,包括激光脫墨或手術切除。在進行脫墨前,皮膚科醫生會先確定墨痣是否為良性,若發現墨痣出現異常,便要避免用激光脫墨,以免拖延診斷治療,皮膚科醫生可能會進行皮膚切片檢測,以確認皮膚細胞組織情況,排除黑色素瘤的可能性。

皮膚科脫墨方法

激光脫墨 VS 手術切除墨痣:它們有什麼好處?

手術切除的脫墨方法是直接切除墨痣,然後縫合傷口,好處是可以一次性解決,而且手術切除一般都會切除得比較乾淨,復發率會較小,但是留疤的概率會比較大。

激光脫墨常會用到二氧化碳激光,完成之後會有小傷口結痂,會在一到兩週後脫落,好處是傷口較表面,留疤風險較低,也適合較小的墨痣,不過可能需要多次治療,而且有一定概率會復發。

激光脫墨

激光脫墨之後需要注意什麼?

激光脫墨之後會留下傷口,個人需要時刻注意傷口的清潔,保持傷口乾爽,避免出現傷口感染,在結痂之後等待自然脫落,也要避免暴曬,如果傷口較大,皮膚科醫生會推薦使用抗生素防止傷口感染。

皮膚科醫生建議,在日常生活中,也要經常保養皮膚,避免暴曬,出門時多使用太陽傘,塗抹防曬霜等,若是易流汗的體質,在出門是要隨身攜帶紙巾或手帕;在洗澡的時候水溫不要太高,避免皮膚燙傷。

常見問題

Q1:接受脫癦/脫痣療程後,會留疤嗎?

接受脫墨/脫痣療程後,留疤的概率會因治療方法而異。手術切除的方法可以一次性解決,但留下的疤痕概率較高;而激光脫墨通常使用二氧化碳激光,治療後傷口會結痂,約一到兩週後脫落,留疤風險較低,特別適合較小的墨痣,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療且有復發機率。

撰文:胡惠福醫生 Dr. Wu Wai Fuk

皮膚科專科醫生 SPECIALIST IN DERMATOLOGY

此資訊只作參考用途,並非對個別個案提供診斷及治療。若有任何皮膚問題,請諮詢您的皮膚科專科醫生。


皮膚癌-1200x1214.jpg

撰文: 胡惠福醫生 (皮膚科專科醫生)

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(HKCR)數據顯示,皮膚癌屬於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之一,畢竟大多數癌症一旦到了中後期就幾乎無法完全治療。而皮膚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癌症,因為是在皮膚上,比較容易被發現,治癒率較高,與其他的癌症一樣,越早發現,治癒的概率越高。

皮膚癌相關數據

皮膚癌初期症狀

皮膚癌主要分為非黑色素瘤皮膚癌黑色素瘤皮膚癌,這些皮膚癌症狀都各不相同。

非黑色素瘤皮膚癌主要分為兩種,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

基底細胞癌初期症狀通常是會先長出一塊沒有痛楚的突出腫塊,生長緩慢,會逐漸侵蝕周圍的皮膚,但較少轉移到的其他的器官,所以致死率很低。

與基底細胞癌不同,鱗狀細胞癌有較大的惡性趨勢,在早期會有一個小腫塊,會隨時間慢慢變大,之後會開始潰爛腐壞。

而黑色素瘤皮膚癌是因為黑色素細胞癌變而成,屬於比較少見的皮膚癌。在初期,患者通常會在皮膚上出現黑斑,之後會慢慢變大,而且形狀呈不規則狀,會快速轉移到其他部位,診斷後要盡快治療。

皮膚癌種類及病徵

最常見的皮膚癌種類有三種,分別是基底細胞癌(佔70-85%)、鱗狀細胞癌(佔15-20%)、黑色素瘤皮膚癌(佔5%)。而在真皮組織和皮下組織的軟組織肉瘤就很少發生。

基底細胞癌

基底細胞癌有幾個特點:一是生長得慢,因為比起其他的惡性腫瘤,基底細胞癌生長的速度很慢,這也是它經常被忽略的原因;二是發生轉移的概率很低,基底細胞癌很少侵入其他的器官,最多只會侵蝕附近皮膚;三是致死率十分低,正因為基底細胞癌幾乎不會轉移,所以致死率很低。及早發現通常可治愈。

白人得了基底細胞癌一般是肉色或者粉紅色,與白人不同,而亞洲人的基底細胞癌一般是黑色,長得和很像,所以才經常會被忽略。如果你身上有那一個痣會出現破損流血的現象,仔細觀察表面還有一些血管,便要小心患有基底細胞癌,皮膚科醫生建議進行詳細的檢查。

鱗狀細胞癌

鱗狀細胞癌是鱗狀細胞發生病變之後的結果。與基底細胞癌不同,鱗狀細胞癌比較容易發生轉移。如果太遲發現會入侵血管和淋巴管,再轉移到其他的器官,於此時進行手術切除也有復發的可能,預後情況較差。

鱗狀細胞癌多發生在經常曬傷或者燒傷的皮膚上,而且生長較基底細胞癌快,有較高的侵略性和擴散性,而且鱗狀細胞癌的外表形狀各異,一般都是提取了活組織樣本檢查之後再診斷。

鱗狀細胞癌

黑色素瘤皮膚癌

黑色素瘤皮膚癌屬比較罕見的皮膚癌中一種,女性患者的黑色素瘤皮膚癌通常發生在大腿上,而男性多發生在背部。雖然這種皮膚癌比較少見,但卻是十分容易轉移的皮膚癌,只有在初期發現才有治癒的機會。

黑色素瘤是目前最危險的皮膚癌,也是皮膚癌患者中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。不過黑色素瘤皮膚癌在白種人身上比較常見,有些是由痣轉變而來,如果出現墨痣突然變大,而且邊緣不規則,顏色發生變化,同時伴有瘙癢的情況出現,必須盡早醫治。

延伸閱讀:哪些人比較容易患上黑色素瘤?

如何進行自我監察是否可能患皮膚癌?

皮膚癌診斷方法有很多,但如果身上的黑痣具有ABCDE法則等外觀上的可疑特徵,便有機會是黑色素瘤皮膚癌:

  • A (Asymmetry): 黑痣出現左右不對稱
  • B (Border): 黑痣的邊緣不規則
  • C (Color): 黑痣的顏色不均勻、有多種顏色
  • D (Diameter): 黑痣的直徑大於6厘米
  • E (Evolution): 黑痣出現快速變化,例如變大、突起、出現潰瘍或流血等;

所以當發現身體上某處皮膚出現不規則形狀的黑色素墨或痣,就要盡早接受診治。

皮膚科醫生推薦

皮膚癌預防

  1. 防曬

皮膚癌發生的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日曬,紫外線暴曬就是皮膚癌的主因,所以預防皮膚癌最重要的就是防曬,避免長時間暴曬,出門的時候可以遮太陽傘、塗防曬霜

  1. 健康飲食

與其他的癌症一樣,健康飲食,多補充維生素,增加身體免疫力,是預防皮膚癌發生的有效方法之一,特別要多吃水果蔬菜;

  1. 適當運動

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多運動、強身健體,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。記住,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皮膚癌的關鍵之一。

皮膚科醫生意見

皮膚癌是一個比較容易發現的癌症,因為皮膚癌發生的時候,皮膚一般會有異常,肉眼可見。和大多數癌症一樣,越早發現,治療皮膚癌成功的概率就會越大。綠色飲食,適當運動,注意防曬,保持健康生活,可以預防大多數癌症。

更多閱讀:脫墨的方法有哪些?

皮膚癌常見問題

Q1:皮膚癌有什麼徵兆?

一般來說,皮膚癌主要有三種類型:基底細胞癌(佔70-85%)、鱗狀細胞癌(佔15-20%)和黑色素瘤(佔5%)。基底細胞癌生長緩慢,轉移風險低,但容易被忽略,主要表現為肉色或粉紅色斑塊。鱗狀細胞癌則較易轉移,通常形成於曬傷或燒傷皮膚處,生長速度較快。而黑色素瘤雖然罕見,但是容易轉移,女性患者常見於大腿,男性則多發生在背部。

Q2:如何有效預防皮膚癌?

預防皮膚癌的關鍵在於避免紫外線的傷害。出門前應塗抹高SPF值的防曬霜,並選擇遮陽帽和太陽眼鏡,以減少暴露於陽光下的時間。此外,保持健康飲食也是預防皮膚癌的重要一環,多攝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,有助於增強免疫力,進而抵禦皮膚癌的風險。適度的運動也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,建議定期運動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
撰文:胡惠福醫生 Dr. Wu Wai Fuk

皮膚科專科醫生 SPECIALIST IN DERMATOLOGY

此資訊只作參考用途,並非對個別個案提供診斷及治療。若有任何皮膚問題,請諮詢您的皮膚科專科醫生。


© Precise Dermatology & Laser Centre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