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蕁麻疹】蕁麻疹原因、止癢、預防方法詳解

蕁麻疹,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疾病,無論是季節變換還是某些特定的食物或環境因素,都可能引發這種令人不適的症狀。某些嚴重病例可能會引發呼吸困難,甚至危及生命。此文講解蕁麻疹成因、止癢和預防方法。
蕁麻疹是什麼?
蕁麻疹(Urticaria),又被稱為「風疹」,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。如若患上蕁麻疹,患者皮膚就會突然出現紅色的突起性斑塊,並且伴隨明顯的搔癢感。這些斑塊形態和大小不一,可從數毫米到數厘米,通常會在數小時內會自行消退,但也可能反覆出現,甚至延續更長時間。蕁麻疹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段。
在大多數情況下,蕁麻疹只會引起患者短暫且輕微的不適,但也有少數患者可能會發展為更嚴重的全身反應,如嘴唇腫脹、喉嚨水腫甚至過敏性休克等。
蕁麻疹原因有哪些?
蕁麻疹發病原因主要與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有關,刺激物會引發皮膚內的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,從而導致血管擴張和皮膚腫脹。許多患者都無法找到明確的蕁麻疹觸發原因,因此導致病情可能間歇性反覆發作或持續數月甚至數年。根據病程長短,蕁麻疹分為兩種:
- 急性蕁麻疹:持續時間少於六週,常與特定的觸發因素(如感染或食物過敏)有關。
- 慢性蕁麻疹:持續時間超過六週,病因通常不明,並且可能反復發作。
常見的蕁麻疹觸發因素:
- 感染:病毒感染(如感冒)、細菌感染、寄生蟲感染。
- 食物過敏:海鮮(蝦、蟹、貝類)、堅果、小麥、乳製品、雞蛋等。
- 藥物:包括阿士匹靈、抗生素、非類固醇抗炎藥(NSAIDs)等。
- 環境因素:植物(花粉)接觸、灰塵、乳膠等。
- 其他過敏源:寒冷、壓力、日光、昆蟲叮咬(蜜蜂)、黴菌等。
蕁麻疹類型
蕁麻疹是一種以皮膚紅腫、搔癢為主要表現的過敏性皮膚疾病,根據病情及病因可分為多種類型,每種類型的特徵和誘發因素均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蕁麻疹可以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。急性蕁麻疹比較常見,有一半沒有明確成因,亦有可能與某些過敏的食物,如海鮮、牛奶,或者接觸了像塵蟎、寵物毛等的過敏源有關,幾個小時內症狀可能就會自行消退。某些過敏源或可以避免的,只要注意環境或飲食,發作的機會就會減少。而慢性蕁麻疹則比較棘手,有七成沒有明確病因,它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月或幾年,而且通常很難找到確切的過敏原。這種情況有可能跟自體免疫疾病、甲狀腺問題,甚至是長期壓力有關。
除此之外,還有物理性蕁麻疹,當皮膚被摩擦或壓迫後,就可能出現紅疹;膽鹼型蕁麻疹則是因為運動、泡熱水澡或情緒激動導致體溫升高引起的;日光型蕁麻疹在陽光下會發作,而冷誘發型則是在寒冷天氣或接觸冰冷物體時發生,甚至還有碰到水就過敏的水因性蕁麻疹,雖然罕見,但確實會讓患者十分困擾。
大部分蕁麻疹在症狀消失後不會留下痕跡,但如果發現皮膚上有紅褐色斑點,或者症狀持續不退,那就得特別小心,因為這可能是蕁麻疹性血管炎,需要及時就醫!
蕁麻疹怎麼止癢?
如果出現蕁麻疹並且有強烈的搔癢感,最好的辦法是避免抓癢,因為抓癢只會讓情況更差,甚至可能造成皮膚破損。患者可以嘗試冰敷,舒緩皮膚敏感,減少紅腫,亦可以輕拍患處,以減少不適。如果有抗組織胺藥物,也可以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使用,這些藥物一般會在30分鐘內發揮作用,能有效減輕過敏反應。
如何治療蕁麻疹?
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是常見的蕁麻疹治療方法,這些藥物能有效抑制過敏反應,並減少發炎和癢感。如果患者對某些抗組織胺藥物無效,皮膚科醫生就會根據病情調整或更換其他藥物。抗組織胺藥物有短效和長效之分,長效的抗組織胺屬第一線治療藥物,皮膚科醫生有需要時或會使用短效抗組織胺,但可能會引起嗜睡。
如何預防蕁麻疹?
預防蕁麻疹的首要方法是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,包括某些食物。記錄飲食並觀察是否有食物誘發過敏,可以有效找出與蕁麻疹發作相關的食物。
除此之外,患者也應該注意一些生活習慣,避免這些誘因引發過敏反應。對於物理性蕁麻疹,便不要使用過熱的水洗澡,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。
蕁麻疹雖然是一種常見且不易避免的過敏反應,但透過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措施,我們可以減少其帶來的不適和困擾。無論是通過適當的藥物治療還是改變生活習慣,患者都可以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推薦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處理。
更多皮膚問題及改善方法:扁平疣|足底疣|尋常疣|生殖器疣|皮膚疣|銀屑病|生蛇|汗管瘤|粟粒疹|體廯|甲廯|汗斑
蕁麻疹常見問題
Q1:蕁麻疹會傳染嗎?
蕁麻疹是由過敏或自體免疫反應引起的皮膚疾病,不會傳染,也不會通過接觸其他人而擴散。儘管它的名字與麻疹(Measles)相似,但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。麻疹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而蕁麻疹只涉及過敏或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,因此不具傳染性。
Q2:蕁麻疹會自己好嗎?
對於急性蕁麻疹來說,很多人在發病後幾天到幾週內,皮膚的紅腫和癢感有機會自然消退。如果過敏反應是因為身體對某些物質過敏所引起的,便應避免再次接觸這些過敏源。當發現有嚴重過敏反應,像是呼吸困難或面部腫脹時,應該立即就醫,因為這些情況可能危及生命。
尖沙咀皮膚科醫生撰文:胡惠福醫生 Dr. Wu Wai Fuk
確研皮膚科專科醫生 PRECISE SPECIALIST IN DERMATOLOGY
此資訊只作參考用途,並非對個別個案提供診斷及治療。若有任何皮膚問題,請諮詢您的皮膚科專科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