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腳(足癬)如何治療?5招預防,治療香港腳問題!
你曾否試過因爲香港腳(足癬)而苦惱?腳底痕癢、脫皮,甚至有難聞氣味?香港腳雖然煩人,但只要通過正確護理,是可以治癒和預防的。本文將爲您介紹5種預防方法和治療香港腳的方法。
什麼是香港腳?
香港腳又稱為足癬(Athlete’s foot,醫學名詞為Tinea pedis),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,主要出現在腳底、腳跟和腳趾間的皮膚表面。在炎熱潮濕環境下,真菌容易滋生,更容易產生香港腳。
香港腳症狀
香港腳症狀通常包括:
- 皮膚痕癢:患處皮膚會感到不適或發癢,尤其是在腳底、腳趾間和腳跟部位。
- 皮膚脫皮:感染部位的皮膚可能出現脫皮現象,皮屑可能會散落在鞋子和襪子上。
- 皮膚角質層增厚、皮膚乾燥及脫皮,多出現在腳掌與腳跟附近。
- 可能伴有紅腫、糜爛和渗液。
- 感染部位可能會產生異味。
香港腳的由來
在鴉片戰爭時期,在香港服役的英國士兵因為香港潮濕炎熱的氣候關係,加上穿著皮鞋的習慣,不透氣且潮濕鞋內環境給予真菌優良的繁殖環境,許多英國人雙腳長了奇癢無比的水泡。
當英國士兵回後求診後,英國當地的醫生由於從未見過此種病狀,遂將其稱為香港腳,實際上香港腳並非只出現在香港,也常出現在其他氣候炎熱潮濕的東南亞國家。
有哪些香港腳類型?
根據不同的症狀表現,香港腳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,包括趾間型、厚皮型、水泡型和潰瘍型香港腳。
趾間型香港腳
常見的香港腳類型,主要發生在腳趾間的皮膚,症狀包括皮膚糜爛、發紅、脫皮以及瘙癢感。
厚皮型香港腳
常見於足底和腳跟,症狀為皮膚的角質層變厚、乾燥和脫皮。由於此類型的香港腳並不一定會引起發癢感,患者容易忽略症狀而延遲治療。
水泡型香港腳
水泡型屬於較為嚴重的香港腳類型。患者的足底或足緣會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,或伴隨著搔癢或疼痛感。
潰瘍型香港腳
潰瘍型屬於較為嚴重的香港腳類型,通常在趾間的皮膚下形成發紅、易裂的糜爛面,或會感到疼痛,並可從趾間擴散到腳底和腳背。潰瘍傷口容易受到進一步細菌感染,引致蜂窩組織炎。
香港腳 vs 汗皰疹:它們怎麼區分?
香港腳和汗皰疹是兩種不同的皮膚疾病,可以通過一些特徵來區分:
香港腳 | 汗皰疹 | |
引起原因 |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疾病,通常在潮濕環境下容易感染。 | 濕疹的一種,是皮膚免疫失調反應,汗皰疹的成因也可以與香港腳有關 |
症狀 | 發癢、脫皮、皮膚變厚等,尤其容易在腳底、腳跟和腳趾間出現。 | 痕癢小水泡出現在手指側邊、手掌、腳底兩側 |
治療方法 | 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藥物、保持足部乾爽清潔 | 外用類固醇藥膏等 |
香港腳有什麼治療方法?
香港腳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,所以抗生素藥膏對其無效。治療香港腳需要針對皮癬菌的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藥物。除了抗真菌藥物外,醫生或會考慮去角質輔助外用藥膏,以助消除脫屑情況,同時促進外用抗真菌藥物的吸收。
切勿胡亂自行到藥房買藥膏,因大多數買到的可能只是類固醇藥膏,或不是專門對抗皮癬菌的抗真菌藥膏,這不但延誤治療,而且單純使用類固醇藥膏更可能令香港腳的病情更嚴重。
如何預防香港腳?
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避免感染香港腳:
- 保持雙腳乾爽:可以使用吸汗能力較好的襪子,避免長時間穿著潮濕的鞋子。
- 避免赤腳行走:在公共場所,特別是潮濕的地方,應盡量避免赤腳行走,以免接觸到地面上的真菌。
- 定期更換鞋襪:定期更換鞋襪可以保持雙腳清潔和乾燥,減少真菌滋生的機會。
- 避免共用個人用品:避免與他人共用襪子、鞋子等個人用品,以減少接觸到真菌的機會。
- 定期檢查腳部:定期檢查腳部是否有紅、脫皮、搔癢等症狀,盡早求醫。
香港腳常見問題
Q1:香港腳會自己好嗎?可以不治療嗎?
香港腳一般不會自行痊癒,而且香港腳也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。由於香港腳具有傳染性,若不進行治療,不僅有機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,還有可能傳染給家人。
Q2:治療香港腳的偏方,例如浸醋有用嗎?
浸醋不能有效殺死真菌。而且若腳部皮膚有傷口,可以進一步刺激皮膚,不建議使用。
Q3:香港腳是濕疹嗎?
香港腳和濕疹是不同的皮膚疾病。香港腳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疾病,常出現在足底和腳趾之間,症狀包括搔癢、脫皮、發紅等。濕疹則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炎症,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,可以在身體任何部位出現,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紅腫、搔癢、乾燥等。
Q4:香港腳會傳染嗎?臉和手容易受到感染?
是的,香港腳具有傳染性,如果未及時治療,不僅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,包括手和臉,還有可能通過接觸傳染給家人或身邊的人。
撰文:劉顏銘醫生 Dr. Lau Ngan Ming、胡惠福醫生 Dr. Wu Wai Fuk
皮膚科專科醫生 SPECIALIST IN DERMATOLOGY
此資訊只作參考用途,並非對個別個案提供診斷及治療。若有任何皮膚問題,請諮詢您的皮膚科專科醫生。